本篇文章从听力的传导途径切入,讨论我们常常说的听损(感音型)的视角。 如果从视觉来比喻听觉的话,听力受损的世界看起来会是如何、又是为什么会难以重建,进而讨论我们能为身边的听损朋友做点什么。
研究人员用「视觉」来比喻「听觉」,右边正常视觉表示正常听力,用左边的马赛克表示重度听损。
如果说近视只是因为光聚焦位置不齐,而导致模糊,可视化听损者的世界,会是渐渐地,一个区块一个区块逐渐变成整片式模糊、分辨率由1024慢慢变成800、320...,就像上图一样,渐渐变成一整片模糊的马赛克。 因此听损并不容易马上能被察觉到,但等到影响生活质量时,已经发生好一段时间了。
在耳朵上戴「辅具」的趋势
在现代生活的我们,几乎人人都有着手机,进而导致近视的年龄越来越下降。 同样的,也因为耳机的普及,从大人到小孩都相当常戴着耳机听音乐,可预见的是,也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在听力上需要协助。 面对这样的趋势,联合国也带着世界各国努力提升大家对听损的意识。
听损到目前为止仍是个不可逆反应,且不像眼睛,光学上透过「塑形片」或「激光手术」让近视恢复。 其原因主要是听损大多是毛细胞的受损,也就是传感器在接受上不完全,当讯号接收不完全,我们又难以对大脑重建这些外部声学讯号时,对应听损后就也难以回到原本的世界。 现在也有透过细胞培养想重建毛细胞的研究,不过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好长的一段路。
声音传播的途径
为什么听力难以重建?
在讨论听力难以重建背后的技术困难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传到大脑的。 一般来说会分成「周围」与「中枢」的神经传导途径,大致上,周围是声音一路从外部进入到耳内,转变为电讯号的部分;中枢神经则是电讯号传到脑袋的所经途径。
听力的周边传导途径
理解上可以想成我们常见的「外耳」、「中耳」与「内耳」。 我们的声音就是一路从「外耳」的声波传递,到「中耳」的三小听骨转成机械波,进而到「内耳」转为水波(液态波),进而「耳蜗」内的毛细胞对应吸收不同频率的电讯号,往中枢去传送。 这段之复杂,不得不佩服造物主、大自然,在耳朵设计上的精巧,实在难以被复制,如果说是演化上的巧合,那也真的是很美的结合。
听力中枢的相反途径
听力的中枢传导途径
成为电讯号后,就会随着中枢传导,顺着听神经一路走入脑干,接着一路到大脑的听觉皮质(主要在颞叶的部分)。 而中枢听觉的传递上,主要是接着做电讯号的传输,也是我们常见的电生理讯号。
传导型听损:好发于周边接收上
现在指的传导型听损大多在中枢部分是相对健全的,也就是如果有完整讯号,传递没问题,但最难过就是周边的讯号接收不完全。 而主要后天好发的听损,指的受损部分,主要指的是周围神经的毛细胞上,而内耳整个部分的传输,也恰巧是最为精巧的部分。 我们现有的听力辅具都难以重现其精巧,这也是为什么听损想对难以回到正常生活的原因之一。
听损的世界
那究竟听损的世界长什么样子? 有人说是想象是在水中听别人说话,每一句话都像是蒙上一层层的面纱,但又揭不开,喜欢听的音乐也渐渐变得难以欣赏,更甚至开始觉得像是坏掉的乐器,但又怎么样都修不好。
「看到」听损
而受损后的世界,如果用我们视觉来想的话,就会像是图中的雕像一样,听力正常的我们,就是看到完整的雕像,分辨率上很足够;但在听损者的耳中,就如同看讯号都被重重的打码,当收到的讯号就相对模糊,再好的技术也难以重见。
听损的世界
目前针对较严重的听损,我们常用电子耳,又称「人工耳蜗」、Cochlear Implant。
电子耳的原理
简略说,就是直接将声音搜集起来,创造电讯号直接传入内耳,刺激毛细胞,CI要能够根据不同声音的频率,去刺激耳蜗不同部位的听神经。 (延伸阅读:电子耳如何重现听力的世界? 人工耳蜗的设计原理)
而我们常听到的电子耳,听起来的声音又是如何呢? 一样如同在水中,而更为不同的是,听到的是不全的广播音(调频不到位的广播),随着听力受损的程度,广播就也更加模糊。
现在CI发展的最大问题:(一)音乐、音调与噪音;(二)三维空间的聆听与降噪(「多人对话」与「噪音或开放环境下聆听」)
音乐、音调与噪音
主要是指的是难以听音乐、对话音调听不太到,以及难以清楚分辨噪音。 在这边特别想介绍是「中文语调」,在听力中我们常常会用「听力图」来辨识我们的听力状况,而我们通常讲话会用到的语调与音调分布极广,就像钢琴需要调音一样,要让电子耳能分辨这区域内的所有声音,也是对应相对需要不断调整的。 这也是电子耳发展中的大困难之一。
三维空间的聆听与降噪
我们耳朵有个很强的功能是「听音辨位」,能帮我们辨识出声音来源的方位,并选择主要要聆听哪方位。 传说中的鸡尾酒效应,说明人们能选择性忽略其他杂音,只听到有兴趣、跟自己有关的的话题。 就是这个道理。 而尽管现在有了指向性麦克风,但在「指向」时,到底要指哪个、哪个是重要的? 这个就还是在弥补中的鸿沟。 可以想象是相机的对焦能力很强,但目前仍得由我们来选择、决定要拍的主体是哪一个。
语言香蕉区
听损的难题:个体神经的角度
听损往往是渐进才发现的,往往都从听力退化开始,小地方(像是日常的冷气低频环境音、风吹叶子的声音、公园鸟叫高频音等等)其实我们不太会察觉。 就算家人渐渐开始讲话或电视开比较大声、或是听不到我们说话也往往到了一定程度才会「发现」,而这时很有可能已经过了数年,而听损一旦到重度与极重度的人戴电子耳,就像上面说的一样,也难以回归正常生活。
那从个体的角度,听力本来就是会渐渐退化,而越不擅长使用的器官,会渐渐失去敏感度,耳朵也是,而我们对听力的理解主要是在「大脑皮质」,但随着成长,一但超过皮质的关键期,进而也难以在语言的认知、理解上有大幅度的进步(用进废退)
面对听损者,我们可以...
助听器、电子耳并不完美,他们会需要协助。 如果环境很吵杂,尽量找安静的环境,这样比较能将意思传达给他们。 此外,有些听损者会比较从视觉上弥补听力的不足,也就是说他们会比较靠「看我们的嘴型」来理解我们的意思与沟通,所以在可以的情况下请尽量开视讯或拿下口罩或使用透明口罩、传短信取代讲电话,让双方得以顺利沟通。
以下是跟听损者沟通,可以参考的几种方式:
重复讯息,重述几次
提供视觉线索,像是露出嘴巴或手势
换句话说,词汇的「更能」让听损者得到更多信息
改变语句难度,用简单的内容
主动询问「你听到什么?」
降低背景噪音,或换地点。
更重要的,是理解听损真的不是「戴上眼镜」就好的事。 如果身边有些听损者,当在相处时如果有些不顺,可以确认一下是不是传达上的不清楚,有些听损者不太喜欢「差别待遇」,但多一点点的核对是可以接受的。 需要的不是过多的怜恴,而是包容差异性,多耐一点点性子与对方沟通,试着将自己的关心与同理传达过去,对方会感受到的。
结语
虽然是老生常谈,但听力健康真的很重要,听损后世界的艰困是我们真的难以想象的,尽管这次透过视觉的方式让大家多一点点了解,但现实中的障碍(科技的、个体的)仍是存在。 多一些些的保护,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