害怕把头发扎起来,被别人看到自己的助听器;害怕社交,担心被关注,被当成不正常的人……相似的自卑与恐惧,可能或多或少都出现在年轻的听力损失者身上过。
年轻人选配助听器,该考虑什么?在进行具体的经验分享之前,我们照例先来听一个故事。
01
二十多岁的A先生是一名高校辅导员,工作3年多,经常组织学生活动,业余酷爱摇滚乐,时不时会去一些livehouse听现场音乐会。
疫情期间,很多工作都换到了线上沟通。也是这时候,A先生发现,自己必须要全神贯注才能在线上会议时听到所有内容,有时还会因为听不清漏掉个别字词。前不久,他甚至连去学校食堂吃饭,也会偶尔听不清和同事的对话了。
自己这样当然不太寻常。自行在网上搜集了一段时间的信息后,A先生觉得自己可能需要配助听器了,显然,听力问题已经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,让他没法好好工作。
接着,A先生去了医院的听力中心进一步检查听力。结果出来,是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,听力图在高频4000Hz有明显的V型切迹,医生推测可能是长期噪声暴露导致的听力损失。因为目前并无有效的言语治疗手段,最可行的干预建议还是佩戴助听器促进沟通。
于是,A先生开始了选购助听器的漫漫征程——他发现,助听器不仅品牌众多,外形各异,型号也很复杂,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。当然,他也很聪明,决定先行动起来,找个听力中心试一试。
在专业听力师的帮助下,A先生重新梳理了他目前的几个需求:
1. 自动程序
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兼青年音乐爱好者,他需要经常去音乐会、联欢会,参加各种学生活动,工作环境多变且复杂,需要有多种自动程序的助听器,来应付如此复杂的环境。
2. 蓝牙直连
工作需要,他电话沟通或在线会议的频次很高,且平日喜欢浏览抖音一类的视频软件和一些音乐软件,具有蓝牙功能的助听器对他而言,既能补偿听力,又可以替代蓝牙耳机,相对更方便。
3. 音乐聆听需求
因为酷爱音乐,A先生特别在意助听器的音质,要求尽可能自然不失真。
4. 隐蔽性需求
和大部分年轻的听损者一样,他不希望同事和学生知道自己有听力损失的事情,想要佩戴更隐蔽的助听器。
经过充分的沟通与调试以后,A先生选配了一款较高配置的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。比起深耳道式的助听器,这类助听器虽然隐蔽性不那么好,但是降噪、方向性、蓝牙音频直连等功能更加齐全,能够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。同时具有手机APP个性化调整等功能,可以让助听器能够更加适合个人的需求。
试听一段时间后,A先生觉得自己在视频会议时轻松多了,不用太费劲就能跟上大家的会议讨论。在学校餐厅师范时,面对面的沟通也变得相对容易一些,虽然有时背景噪声比较噪杂,但在听力师建议下, APP调整了小声音和中低频的增益参数后,已经舒服很多。
而A先生最喜欢的还是助听器的蓝牙功能,对他来说就像多了一款量身定制的蓝牙耳机,时尚且便利。
当然,远距离聆听的时候,例如在学校的大阶梯教室,A先生还是会听不清楚后排学生的发言。(这种情况可采用远程麦克风等无线音频配件进行改善。)
02
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,年轻人选配助听器,应考虑什么?
1.心理层面上,要调整观念和心态,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。
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,“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”。只有当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,不害怕被别人讨厌,不追求被他人认可,你才能获得奔赴幸福的勇气。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戴不戴助听器而改变,不爱你的人无论你是否听力正常,也都不会在意你。你独自担心这担心那想了半天,可能别人压根没留意到你耳后还戴了助听器。
2.硬件层面上,可以重点关注这几项需求:
· 复杂环境自动适应
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复杂度,选择带有相关环境自适应程序的助听器。例如经常开车的,需要汽车环境言语增强,社交活动比较多的,需要聚会环境言语增强等等。
· 蓝牙直连功能
能够满足自媒体时代,年轻人的音视频媒体浏览需求。
· 个性化APP参数调节
年轻人对于数字产品具有很好的探索和掌握度,因此个性化调试能够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。
· 兼顾时尚外观和隐蔽性
比起完全隐蔽,可以从颜色、外观设计等方面综合考虑,选择更酷炫的助听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