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听器的“功率”和“通道数”,是助听器验配的两个最重要的数据。
“功率”对应的是“放大响度”的能力;
“通道数”对应的是“可调频率”的优化能力。
在实际中,这两个能力互为支持,又互相限制。
首先讲功率——
某个频率的听力下降了,要用助听器补上去,助听器的补偿能力就是功率。
但是是不是“缺多少补多少”呢?
并不完全是这样。
如果是“缺多少补多少”,那助听器就可以完全实现输入听力图自动验配了。
听力损失的补偿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,它涉及到物理、心理、声学等各方面的知识,“缺多少听力补偿多少”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。
听力损失如果非常严重,即使给足够的放大来补偿也是无用的,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引起不适。
即使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听力图,验配者的年龄、助听器的佩戴史、以往佩戴助听器型号等客观因素也会对功率的需求存在差异。
那么,功率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呢?
合适第一。
经常有顾客问,我这个是超大功率的助听器,我不用了,能给我家听损不重的老人用吗?
这是不可以的。
超大功率助听器在工作时,并不能将补偿量设置得太小,因为这不是它的最佳工作功率,助听器的本底噪音也可能导致该补偿量无法带来好的言语识别率。
还有家长会问,我家孩子听损很重,为什么市场不做更大功率的助听器?
这个认识也是错的。
人的正常听力范围是-10dB-120dB,再小听不见,再大受不了。
如果一个孩子某个频率的听损已经到了100dB以上,那么这个频率对应的听毛细胞数量已经很少了,放大再多也没用。
灯泡的灯丝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,会变细,因此要保持一样的亮度就要加电压。
但是如果灯丝已经断了,加再大的电压也没用。
这种情况应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,不要想象助听器的补偿能力能达到无限高。
在这里,还需要认清楚一个事实,即助听器的功率和频宽是互相限制的。
测听和补偿听力的范围都是125-8000Hz,助听器的频宽一般是100-6000Hz\8000Hz\10000Hz,没有更大。
但注意,功率越大的助听器,由于要确保“言语区的补偿量”,通常在5000Hz之后放大能力会急速衰减。
当然,真要使用超大功率的助听器,说明听损也很重了,5000Hz之后有没有补偿能力也没那么重要了。
评估——反映助听器效果的重要因素
那么遇到高频损失也不是太重,超大功率和大功率都可以选择的用户,是考虑功率还是考虑频宽?
这个实际上没有定论。
这就要引出反映助听器效果的重要内容——评估。
评估,是特别容易被用户忽略的事情。很多用户配了就结束了,顶多调机一下。
但是调机的基础是什么?还是评估。
在助听器验配后1、3、6个月以及之后半年到一年的周期评估,是听力中心最重要的工作,没有之一。
评估工作做不做,是听力中心运营成本高不高的唯一高影响力的变量。
评价一个听力中心负责不负责,不是价格,而是做不做评估。
所谓“回访”,不应该只是打电话寒暄一下,问问听得好不好。“好不好”这个问题,用户并不能很准确的回答。
常见的评估方式有:助听听阈评估、言语识别率、真耳分析和问卷评估等。
多种评估方式的应用,能够帮助用户的助听器效果最大化。
因此,助听器的效果好不好,包括之前的疑问选频宽还是选功率,也包括开不开移频,都要以“评估结果”为依据。
当然,对于成人用户和大孩子,他们的主观感受也是评估的内容。
在这里,必须强调一个事实,用户配助听器,目的是较好的提升“言语识别率”。
言语识别率,是对成人和大孩子非常重要的测试,不能省略。
再来讲通道数——
我们从一个举例来说明通道数的意义。
88个琴键的钢琴的频率范围大概是27.5-4186.Hz。手指弹一个键,对应一个频率。
但是叮当猫来弹(没有手指头),那就是用拳头弹,一个拳头摁下去,就是同时摁了好几个键,弹响的就是一个范围。
类比助听器的频率补偿范围一般是125-8000Hz(补偿语言范围的听力)。
通道越多,声音就越细腻(相当于钢琴的琴键越多,用手指弹)。通道越少,增益曲线越粗糙(相当于用拳头弹钢琴)。
这样说,是不是就明白了?
实际上,助听器是个数模混合电路,在设计声音处理程序时,要综合考虑采样率、处理能力、失真等问题,都形成了各自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。
应该说:同品牌助听器,通道数越多越好。而不同品牌,就有没必要去对比通道数了。